close

  本報訊(記者 王寶靜 通訊員 王新剛)根據濟南市關於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並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濟陽縣垛石鎮在通過“百日清潔行動”破除“垃圾圍村”難題後,又引入了“昌邑環衛”模式,實現了全鎮環境衛生的社會化托管。如今,該鎮在環衛長效制度方面不僅印在了紙上,更是“印”進了村民的心裡。
  村莊告別“三大堆”
  去年,濟南市提出美麗鄉村建設任務,要求著力解決垃圾圍村、污水亂排等問題,儘快建立起覆蓋城鄉的環境衛生服務體系。今年3月,又提出徹底清除村莊垃圾並建立起鄉鎮生活垃圾轉運站等要求。濟陽縣也作出決定,從今年3月起利用100天時間,在全縣集中開展農村百日清潔行動。
  為將市、縣兩級要求落到實處,垛石鎮先投入45萬元,購置1500個垃圾桶、2輛垃圾清運車和1輛灑水車,使硬件達標。此後結合百日清潔行動,又投入50萬元對全鎮130個村莊的“三大堆”(土堆、糞堆和柴堆)進行清理,實現了垃圾死角“全覆蓋”管理。在今年7月24日濟陽縣召開的百日清潔行動現場會上,垛石鎮作為全縣典型作了發言。
  探索社會化托管
  今年6月1日,垛石鎮與國內知名的昌邑康潔環衛工程保潔公司簽訂了委托管理合同,全鎮環境衛生實現社會化托管。昌邑環衛聘用12名管理人員,把垛石鎮130個村分成12個管理區,按100戶村民設一名保潔員的原則,配備保潔員245人。
  “精細化、標準化是昌邑環衛的突出特點”,鎮黨委書記李智魁介紹說,“管理員全天檢查保潔員在崗情況,衛生狀況掛鉤保潔員收入;每輛垃圾車都有GPS定位系統,想檢查其收集垃圾準時與否易如反掌;對於道旁雜草、邊溝如何清理都有規範要求……”
  昌邑環衛模式引入兩個月來,垛石鎮的環境悄然發生了變化。當然,這背後是為數不小的民生投入——昌邑環衛年托管費達300多萬元,其中垛石鎮政府就支付超過百萬元。
  “長效環衛”成共識
  在垛石鎮安子坡村的一條公路上,每幾十米就有一個垃圾桶,公路上、排水溝里都難尋垃圾的“蹤影”。據村支書劉方玉介紹,該村有2名保潔員、配有27個垃圾桶,“以前路上總有柴堆,現在不用提醒村民就會自覺倒進桶里。”
  作為垛石鎮傾力打造的“美麗鄉村示範村”,安子坡村投入200餘萬元進行了溝渠整治及主幹道硬化,下一步該村即將作為樣板在全鎮推廣。此外,為形成環衛長效機制,垛石鎮制定了農村衛生管理制度,將維護村容村貌、嚴禁亂扔亂倒等都納入其中,讓“長效環衛”成為每一名村民的共識。  (原標題:垛石鎮建設美麗鄉村更重長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z89vzhaa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